第19章 片剂胶囊GMP指南及GMP认证要点和示例
片剂和胶囊剂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剂型,但均为固体口服制剂,在生产工艺和设备方面
有诸多相同之处,本章将此两个剂型一起阐述。
19.1 生产特殊要求
19.1.1 固体制剂的设备、工艺须经验证,以确保含量均一性。
19.1.2 合理布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和差错。
19.1.3 原辅料晶型、粒度、工艺条件及设备型号、性能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其
工艺条件的确定应强调有效性和重现性。任何影响质量的重要变更,均须通过验证,必要
时须作产品贮存稳定性考察。
19.1.4 此两种剂型属非无菌制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卫生标准。
19.2 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19.2.1 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见图19-1。
19.2.2 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见图19-2。
19.3 生产管理要点
19.3.1 称量和预处理
19.3.1.1 从质量部门批准的供货单位进购原辅材料。原辅料须检验合格由质量部门
放行后,方可使用。原辅料生产商的变更应通过小样试验,必要时须通过验证。
19.3.1.2 物料应经缓冲区脱外包装或经适当清洁处理后才能进人备料室。原辅料配
料室的环境和空气洁净度与生产一致,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措施。
19.3.1.3 原辅料使用前应目检、核对毛重并过筛。液体原料必要时应过滤,除去
异物。
19.3.1.4 由计量部门专人对称量用的衡器定期校验,做好校验记录,并在已校验的
衡器上贴上合格证,称量衡器使用前应由操作人员进行校正。
19.3.1.5 过筛前核对品名、规格、批号和重量等。过筛后的原辅料应在盛器内外贴
有标签,写明品名、代号、批号、规格、重量、日期和操作者等,作好相关记录。
19.3.1.6 过筛和粉碎设备应有吸尘装置,含尘空气经处理后排放。
19.3.1.7 滤网、筛网每次使用前后,应检查其磨损和破裂情况,发现问题要追查原
图19-1 片剂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因并及时更换。过筛后的原辅料应粉碎至规定细度。
19.3.2 配料
19.3.2.1 配料前应按领料单先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代号、批号、生产厂、包装
情况。
19.3.2.2 处方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复核,操作者及复核者均应在记录上签名。
19.3.2.3 配好的料装在清洁的容器里,容器内、外都应有标签,写明物料品名、规
格、批号、重量、日期和操作者姓名。
19.3.3 制粒
19.3.3.1 使用的容器、设备和工具应洁净,无异物。
图19-2 胶囊剂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19.3.3.2 制粒时,必须按规定将原辅料混合均匀,加人粘合剂,对主药含量小或有
毒剧药物的品种应按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均匀度符合规定,一个批号分几次制
粒时,颗粒的松紧要一致。
19.3.3.3 采用高速湿法混合颗粒机制粒时,按工艺要求设定干混、湿混时间以及
搅拌桨和制粒刀的速度与加人粘合剂的量。当混合制粒结束时,彻底将混合器的内壁、搅
拌桨和盖子上的物料擦刮干净,以减少损失,消除交叉污染的风险。
19.3.3.4 对粘合剂的品种、温度、浓度、数量、流化喷雾法制粒的喷雾、颗粒翻腾状态
以及干压制粒的压力等技术条件,必须按品种特点制订必要的技术参数,严格控制操作。
19.3.3.5 流化法制粒时应注意防爆。
19.3.4 干燥
19.3.4.1 按品种制订参数以控制干燥盘中的湿粒厚度、数量,干燥过程中应按规定
翻料,并记录。
19.3.4.2 严格控制干燥温度,防止颗粒融熔、变质,并定时记录温度。
19.3.4.3 采用流化床干燥时所用的空气应净化除尘,排出的气体要有防止交叉污染
的措施。操作中随时注意流化室温度,颗粒流动情况,应不断检查有无结料现象。更换品
种时必须洗净或更换滤袋。
19.3.4.4 应定期检查干燥温度的均匀性。
19.3.5 整粒与混合
19.3.5.1 整粒机必须装有除尘装置。特殊品种如抗癌药、激素类药物的操作室应与
邻室保持相对负压,操作人员应有隔离防护措施,排除的粉尘应集中处理。
19.3.5.2 整粒机的落料漏斗应装有金属探测器,除去意外进人颗粒中的金属屑。
19.3.5.3 宜采用V型混合机或多向运动混合机进行总混,每混合一次为一个批号。
19.3.5.4 混合机内的装量一般不宜超过该机总容积的三分之二。
19.3.5.5 混合好的颗粒装在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内、外均应有标签,写明品名、规
格、批号、重量、日期和操作者等,及时送中间站。
19.3.6 中间站
必要时,可按工艺要求设中间站,其环境区域为300 000级。中间站的职责范围
包括:
19.3.6.1 制订各工序半成品的入站、移交、验收、贮存及发放制度,各工序容器保
管、发放制度;
19.3.6.2 中间站必须有专人负责验收、保管半成品。按品种、规格、批号明显标
志,加盖分区存放。并按作业计划向各工序发放,做好记录;
19.3.6.3 统一管理车间半成品的各种周转容器及盛具,各工具使用后的容器及盛具
退回中间站后要检查,清洗并烘干后才能再使用。
19.3.7 压片
19.3.7.1 压片室与外室保持相对负压,粉尘由吸尘装置排除。
19.3.7.2 压片工段应设冲模室,由专人负责冲模的核对、检测、维修、保管和发
放。建立冲模使用档案和冲模清洁保养管理制度,保证冲模质量,提高冲模使用率。
19.3.7.3 冲模使用前后均应检查品名、规格、光洁度,检查有无凹槽、卷皮、缺角、爆冲
和磨损,发现问题应追查原因并及时更换。为防止片重和厚度差异,必须控制冲头长度。
19.3.7.4 宜采用刻字冲头,使用前必须核对品名、规格,冲头应字迹清晰、表面光洁。
19.3.7.5 压片前应试压,并检查片重、硬度、厚度、崩解度、脆碎度和外观,必要
时可根据品种要求,增测含量、溶出度或均匀度。符合要求后才能开车,开车后应定时
(最长不超过30min)抽样检查平均片重。
19.3.7.6 压片机的加料宜采用密闭加料装置,减少粉尘飞扬。压片机应有吸尘装
置,除去粉尘。
19.3.7.7 压制好的半成品放在清洁干燥的容器中,容器内,外都应有标签,写明品
名、规格、批号、重量、操作者和日期,然后送中间站。
19.3.7.8 压片过程中取出供测试或其他目的之药片不应放回成品中。
19.3.8 胶囊剂灌装
19.3.8.1 生产作业场所与外室保持相对负压,粉尘由吸尘装置排除。室内应根据工
艺要求控制温度和湿度。
19.3.8.2 在灌装前核对颗粒的品名、规格、批号、重量,并检查颗粒的外观质量和
空胶壳规格、颜色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
19.3.8.3 灌装前应试车,并检查胶囊的装量、崩解度。符合要求后才能正常开车,
开车后应定时抽样检查装量。
19.3.8.4 已灌装的胶囊,筛去附在胶囊表面的细粉,拣去瘪头等不合格品,并用干
净的不脱落纤维的织物将胶囊表面的细粉揩净。盛于清洁的容器内,标明品名、规格、批
号、重量等。
19.3.9 包衣
19.3.9.1 包装操作室与外室保持相对负压,粉尘由吸尘装置排除。
19.3.9.2 使用有机溶剂的包衣室和配制室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禁止使用
明火。
19.3.9.3 包衣锅内干燥用空气应经过滤,所含微粒应符合规定要求。
19.3.9.4 包衣用的糖浆须用纯化水配制、煮沸、滤除杂质。食用色素须用纯化水溶
解、过滤,再加人糖浆中搅匀,并做好包衣液的配制记录。薄膜包衣材料可根据规定配制。
19.3.9.5 薄膜包衣时,根据工艺要求计算薄膜包衣的重量,包衣材料的浓度。核对
品名、规格、包衣颜色。
19.3.9.6 将适量的溶剂或纯化水加人大小适宜的容器中,并加人薄膜包衣材料,以
一定速度搅拌使液面形成旋涡带动整个容器液体。包衣时其材料应充分溶解均匀。
19.3.9.7 包薄膜衣时,应控制进风温度、出风温度、锅体转速、压缩空气的压力,
使包衣片快速干燥、不粘连而细腻。
19.3.9.8 包薄膜衣过程中,随时取样检查包衣片质量和控制包衣片增重量。
19.3.9.9 装有包制好的半成品的盛器内、外应有标签,写明品名、规格、批号、重
量、日期和操作者等。按规定时间干燥后送中间站。
19.3.10 包装
19.3.10.1 包装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1号令《药品包装用材料。
容器管理办法》(暂行),在使用前应经预处理:
玻璃瓶用饮用水洗干净,最后用纯化水冲洗并经高温干燥灭菌,清洁贮存,贮存时间
不得超过3d,超过规定时间应重洗;
塑料瓶、袋、铝塑材料等的外包装应严密,内部清洁干燥。必要时采取适当方法清洁
消毒;
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材料应与药品不起作用,并采取适当方法清洁消毒,清毒后干
燥密闭保存。
19.3.10.2 旋转式分装机和铝塑包装机上部都应有吸尘装置,排除粉尘。
19.3.10.3 数片用具应专人检查、清洗、保管和发放。
19.3.10.4 对包装标签的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等必须复核校对。包装结束后,
应准确统计标签的实用数、损坏数及剩余数,与领用数相符。剩余标签和报废标签按规定
处理。
19.3.10.5 包装全过程应随时检查包装质量。要求贴签端正、批号正确、封口纸平
整严密、PVP泡罩和铝箔热压熔合均匀、装箱数量准确及外箱文字内容清晰正确。
19.3.11 清场
现场生产在换批号和更换品种、规格时,每一生产工序需进行彻底清场。清场合格后
应挂标示牌。清场合格证应纳人批生产记录。
19.3.12 生产记录
各工段应即时填写本工段的生产记录,并由车间质量管理员按批及时汇总,审核后交
质量管理部门放入批档案,以便进行批成品质量审核及评估,符合要求者出具成品合格证
书,放行出厂。
19.4 质量控制要点
片剂、胶囊剂生产的质量控制要点如表19-1。
表19-1 片剂、胶囊剂质量控制要点
┌──┬─────┬─────────────────┬──────┐
│工序│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项目 │频次 │
├──┼─────┼─────────────────┼──────┤
│粉碎│原辅料 │异物 │每批 │
│ ├─────┼─────────────────┼──────┤
│ │粉碎过筛 │细度、异物 │每批 │
├──┼─────┼─────────────────┼──────┤
│配料│投料 │品种、数量 │1 次/班 │
├──┼─────┼─────────────────┼──────┤
│制粒│颗粒 │粘合剂浓度、温度 │1 次/批、班│
│ │ ├─────────────────┤ │
│ │ │筛网 │ │
│ │ ├─────────────────┤ │
│ │ │含量、水分 │ │
├──┼─────┼─────────────────┼──────┤
│烘干│烘箱 │温度、时间、清洁度 │随时/ 班 │
│ ├─────┼─────────────────┼──────┤
│ │沸腾床 │温度、滤袋完好、清洁度 │随时/班 │
├──┼─────┼─────────────────┼──────┤
│压片│片子 │平均片重 │定时/班 │
│ │ ├─────────────────┼──────┤
│ │ │片重差异 │3~4次/班 │
│ │ ├─────────────────┼──────┤
│ │ │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 │1 次以上/班│
│ │ ├─────────────────┼──────┤
│ │ │外观 │随时/班 │
│ │ ├─────────────────┼──────┤
│ │ │含量、均匀度、溶出度(指规定品种)│每批 │
├──┼─────┼─────────────────┼──────┤
│灌装│硬胶囊 │温度、湿度 │随时/班 │
│ │ ├─────────────────┼──────┤
│ │ │装量差异 │3—4次/班 │
│ │ ├─────────────────┼──────┤
│ │ │崩解时限 │1次以上/班 │
│ │ ├─────────────────┼──────┤
│ │ │外观 │随时/班 │
│ │ ├─────────────────┼──────┤
│ │ │含量、均匀度 │每批 │
├──┼─────┼─────────────────┼──────┤
│包衣│包衣 │外观 │随时/班 │
│ │ ├─────────────────┼──────┤
│ │ │崩解时限 │定时/班 │
├──┼─────┼─────────────────┼──────┤
│洗瓶│纯化水 │《中国药典》全项 │l次/月 │
│ ├─────┼─────────────────┼──────┤
│ │瓶子 │清洁度 │随时/班 │
│ │ ├─────────────────┼──────┤
│ │ │干燥 │随时/班 │
├──┼─────┼─────────────────┼──────┤
│包装│在包装品 │装量、封口、瓶签、填充物 │随时/班 │
│ ├─────┼─────────────────┼──────┤
│ │装盒 │数量、说明书、标签 │随时/班 │
│ ├─────┼─────────────────┼──────┤
│ │标签 │内容、数量、使用记录 │每批 │
│ ├─────┼─────────────────┼──────┤
│ │装箱 │数量、装箱单、印刷内容 │每箱 │
└──┴─────┴─────────────────┴──────┘
19.5 验证工作要点
片剂和胶囊剂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所使用的设备、工艺进行系统验证。验证的项目
和主要内容见表19-2。
表19-2 片剂、胶囊剂验证工作要点
┌──┬──┬───────┬──────────────────────────────────┐
│类别│序号│名称 │主要验证内容 │
├──┼──┼───────┼──────────────────────────────────┤
│设 │1 │高速混合制粒机│搅拌浆、制粒刀转速,电流强度,粒度分布调整 │
│备 ├──┼───────┼──────────────────────────────────┤
│ │2 │沸腾干燥器 │进风温度、风量调整、袋滤器效果、干燥均匀性、干燥效率 │
│ ├──┼───────┼──────────────────────────────────┤
│ │3 │干燥箱 │温度、热分布均匀性,风量及送排风 │
│ ├──┼───────┼──────────────────────────────────┤
│ │4 │V型混合器 │转速、电流、混合均匀性 │
│ ├──┼───────┼──────────────────────────────────┤
│ │5 │高速压片机 │压力、转速、充填量及压力调整、片重及片差变化、硬度、厚度、脆碎度检查│
│ ├──┼───────┼──────────────────────────────────┤
│ │6 │高效包衣机 │喷雾压力与粒度、进排风温度及风量、真空度、转速 │
│ ├──┼───────┼──────────────────────────────────┤
│ │7 │胶囊充填机 │填充量差异及可调性、转速、真空度 │
│ ├──┼───────┼──────────────────────────────────┤
│ │8 │铝塑泡罩包装机│吸泡及热封温度、热材压力、运行速度 │
│ ├──┼───────┼──────────────────────────────────┤
│ │9 │空调系统 │尘埃粒子、微生物、温湿度、换气次数、送风量、滤器压差 │
│ ├──┼───────┼──────────────────────────────────┤
│ │10 │制水系统 │贮罐及用水点水质(化学项目、电导率、微生物)水流量、压力 │
├──┼──┼───────┼──────────────────────────────────┤
│工 │1 │设备、容器清洗│残留量 │
│艺 ├──┼───────┼──────────────────────────────────┤
│ │2 │产品工艺 │对制粒、干燥、总混、压片、包衣工序制订验证项目和指标,头、中、尾取样│
│ ├──┼───────┼──────────────────────────────────┤
│ │3 │混合器混合工艺│不同产品的装量、混合时间 │
└──┴──┴───────┴──────────────────────────────────┘
参考示例
[参考 1]平面布置图
片剂生产平面布置图见图19-3和图19-4
图19-3 片剂生产平面布置示意图(一层)
图19-4 片剂生产平面布置示意图(二层)
[参考 2] 记录样张目录
片剂、胶囊剂生产记录样张目录见表19-3。
表19-3 片剂、胶囊剂生产记录样张目录->点击此处下载此19个附表(为word文档,大小为:100KB)
┌──┬─────┬──────────────┬───┬──────┬────────────┐
│序号│附表号 │名称 │序号 │附表号 │名称 │
├──┼─────┼──────────────┼───┼──────┼────────────┤
│1 │附表19-01 │片刑批生严记录 │11 │附表19-11 │胶囊填充生产记录 │
│2 │附表19-02 │片剂生产前处理记录 │12 │附表19-12 │胶囊制造记录汇总 │
│3 │附表19-03 │片剂工艺处方记录 │13 │附表19-13 │片剂制造包装记录 │
│4 │附表19-04 │片剂制粒配浆记录 │14 │附表19-14 │铝塑成型包装汇总 │
│5 │附表19-05 │片剂颗粒制造记录 │15 │附表19-15 │铝塑外包装汇总 │
│6 │附表19-06 │片剂颗粒工序清场检查记录 │16 │附表19-16 │包装工序清场检查记录 │
│7 │附表19-07 │片剂压片制造记录 │17 │附表19-17 │中间站流通记录 │
│8 │附表19-08 │压片(胶囊)工序清场检查记录│18 │附表19-18 │片剂生产过程中间控制记录│
│9 │附表19-09 │片剂包衣制造记录 │19 │附表19-19 │包装工序过程控制记录 │
│10 │附表19-10 │片剂包衣工艺质量检查记录 │ │ │ │
└──┴─────┴──────────────┴───┴──────┴────────────┘
[参考 3] 主要标准操作规程(SOP)目录
片剂、胶囊剂生产主要SOP目录见表19-4。
表19-4 片剂、胶囊剂生产主要SOP目录
┌──┬───────────────────────┬──┬────────────────┐
│序号│名称 │序号│名称 │
├──┼───────────────────────┼──┼────────────────┤
│1 │进出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及卫生管理操作规程 │22 │原辅料外包装的清洁、拆除操作规程│
│2 │进出一般生产区人员更衣程序及卫生管理操作规程 │23 │原辅料粉碎操作规程 │
│3 │工作服、鞋清洗、更换管理操作规程 │24 │筛粉操作规程 │
│4 │状态标志的管理操作规程 │25 │配料操作规程 │
│5 │批号系统编制与管理操作规程 │26 │混合制粒操作规程 │
│6 │物料平衡管理操作规程 │27 │沸腾干燥操作规程 │
│7 │异常情况处理规程 │28 │烘箱干燥操作规程 │
│8 │不合格品管理与处理规程 │29 │整粒操作规程 │
│9 │中间控制操作规程 │30 │颗粒总混操作规程 │
│10 │记录填写规范管理规程 │31 │淀粉浆配制操作规程 │
│11 │清洁工具的清洁与管理规程 │32 │HPMC液配制操作规程 │
│12 │容器及设备的清洁与管理规程 │33 │压片操作规程 │
│13 │清洁剂、消毒剂的配制与使用规程 │34 │胶囊充填操作规程 │
│14 │地漏的清洁消毒规程 │35 │包衣操作规程 │
│15 │进风、回风装置清洁与管理规程 │36 │薄膜包衣操作规程 │
│16 │洁净区的清洁卫生与使用规程 │37 │糖浆配制操作程序 │
│17 │清场管理规程 │38 │明胶糖浆配制操作规程 │
│18 │成品零头管理规程 │39 │包糖浆配制操作规程 │
│19 │工段间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交接、贮存与发放规程│40 │HPMC包衣液配制操作规程 │
│20 │废标签管理与销毁规程 │41 │包装操作规程 │
│21 │生产区、仓库的废弃物处理规程 │42 │包装工序清场操作规程 │
└──┴───────────────────────┴──┴────────────────┘
[参考 4] 验证示例
[示例 1] 设备清洗验证
1 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更换品种要认真按清洁规程对设备、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生产设备清洁是
指从设备表面(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内表面及各部件)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这些物质包
括活性成分、辅料、清洁剂、润滑剂、微生物及环境污染物等。为评价该设备清洁规程的效果,需进
行清洁验证。
本验证方案主要适用子XXXX的清洗验证。
2 目的
设备清洗验证是采用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方法来检查设备按清洁规程清洁后,设备上残留的污
染物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本设备清洁规程的可行和可靠,从而消除了换品种设备清洗不
彻底造成残留物对下一个生产药品污染的发生,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3 设备清洁规程(SOP略)
4 验证指标
4.1 化学指标:按照3个十分之一因素,前一品种残留量少于其日剂量0.001。根据食品法规的
习惯要求,污染不超过 IX 10-5(即 1Oppm)可见的残留量痕迹。由此,通过测算指标定为< 100μg/
25cm2
4.2 微生物指标:菌落数≤550个/棉签(300 000级洁净区)。
5 取样部位
接触物料最多部位及最不易清洁的部位(如高速混合制粒机:内侧壁、顶盖内壁、搅拌桨、制粒刀)。
6 取样及样品处理
用棉签擦拭法取样。用含有乙醇(水、生理盐水)的脱脂棉签擦拭25cm2区域面积,做微生物检
查应先对镊子、棉签进行消毒灭菌,用镊子取棉签在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用4个棉签共擦拭取样
100cm2;做化学检查在每个取样部位取3个样,计算平均值。
微生物检测,将取样后4个棉签放于无菌生理盐水20ml中,用超声波洗涤Zmin,取洗涤水进行微
生物限度检查。用琼脂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取棉签洗涤水0.1ml均匀涂布在每个培养皿的培养基
上,各接种10个培养。,30-37℃培养48小时,观察菌落数。将每个培养皿菌落总数相加,每个棉签
菌落数=(菌落数总和×总体积)/4。
化学检测,将棉签用乙醇(水)稀释溶解、过滤,配制定量浓度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
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
7 分析方法的确定(此法对某具体产品制定)
7.1 寻找最大吸收波长。称取一定量清洁前产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水)适量溶解,稀
释至刻度,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扫描,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7.2 作直线,进行回归分析:配一系列不同浓度溶液,分别测定吸收度,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吸
收度为纵坐标,作直线,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γ>0.99)。
7.3 检验方法回收率试验。称取一定量清洁前产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醇(水)溶解并稀至
刻度,取1ml移至上述1.5的取样部位,待干后,按以上规定的取样方法取样和测试,计算回收率,重
复做3次。
8 验证实施
在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该设备清洁规程清洗后,按以上规定的取样部位和取样方法进行取样检测。
9 验证结论
从检测数据看,化学项目<100μg/25cm2,符合限度指标,微生物项目< 50CFU/棉签,符合限度指标。
本设备执行此清洁规程清洗,可以避免前一产品对后一产品的污染,保证药品质量,通过本验证,
予以确认,同意按此清洁规程进行设备清洗。
xx部确认: 日期:
xx部确认: 日期:
xx部确认: 日期:
总工程师(经理)批准: 日期:
10 验证小组成员(表19-5)
表19-5 验证小组成员
┌──┬──┬──┐
│姓名│部门│职务│
├──┼──┼──┤
│ │ │ │
└──┴──┴──┘
[示例 2] 旋转式压片机验证
1 验证项目名称
旋转式压片机设备验证。
2 验证目的
通过对旋转式压片机设备的安装、性能的确认,作出该设备能适应工艺的评估。
3 设备验证
3.1 预确认(表 19-6)
对照设备说明书,考查该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否适合生产工艺、维修保养、清洗等要求。
表19-6 预确认内容要求
┌───┬──────┬──────────────────┬─────────────────┬──┐
│序号 │确认内容 │要求 │方法 │结果│
├───┼──────┼──────────────────┼─────────────────┼──┤
│1 │装配质量 │ │ │ │
├───┼──────┼──────────────────┼─────────────────┼──┤
│1.1 │整机装配情况│ 符合设计图样及技术要求,符合相关标│ 按图样及技术要求检查装配质量和机│ │
│ │ │准,无敲毛碰伤等现象 │器外观 │ │
├───┼──────┼──────────────────┼─────────────────┼──┤
│2 │产品包装 │ │ │ │
├───┼──────┼──────────────────┼─────────────────┼──┤
│2.1 │包装箱 │ 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包装方法:包装箱│按图样及标准检查 │ │
│ │ │上标志、内容清晰完整,无破损现象 │ │ │
├───┼──────┼──────────────────┼─────────────────┼──┤
│3 │箱内物品 │物品齐全 │按装箱单检查 │ │
└───┴──────┴──────────────────┴─────────────────┴──┘
3.2 安装确认(表19-7)
确定该设备在规定的限度和承受能力下能正常持续运行。
表19-7 安装确认内容要求
┌───┬────────┬─────────────────────┬──────────┬──┐
│序号 │确认内容 │要求 │方法 │结果│
├───┼────────┼─────────────────────┼──────────┼──┤
│l │机器安装情况 │ 机器防震垫安装就位,并校准机器水平,机器│按使用说明书检查 │ │
│ │ │四周及高空留出大于2m的空间 │ │ │
├───┼────────┼─────────────────────┼──────────┼──┤
│2 │环境状况 │ │ │ │
├───┼────────┼─────────────────────┼──────────┼──┤
│2.1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温、湿度计 │ │
├───┼────────┼─────────────────────┼──────────┼──┤
│2.2 │空气洁净度 │洁净级别: 300 000级 │尘埃测定仪测定 │ │
├───┼────────┼─────────────────────┼──────────┼──┤
│3 │辅助设施配套情况│配置电源,吸粉箱,筛片机,上料器等 │按使用说明书检查 │ │
├───┼────────┼─────────────────────┼──────────┼──┤
│4 │机器调试情况 │ │ │ │
├───┼────────┼─────────────────────┼──────────┼──┤
│4.1 │物料流量调节装置│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4.2 │压力调节装置 │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4.3 │充填调节装置 │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4.4 │片厚调节装置 │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4.5 │速度调节装置 │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5 │机器空运转试验 │空运转1- 2h │ │ │
├───┼────────┼─────────────────────┼──────────┼──┤
│5.1 │空运转状况 │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 │按技术指标及标准检查│ │
├───┼────────┼─────────────────────┼──────────┼──┤
│5.2 │仪器仪表工作状况│工作可靠 │目测 │ │
└───┴────────┴─────────────────────┴──────────┴──┘
3.3 运行确认(表19-8)
根据预确认和安装确认后,草拟该设备的SOP。对整机进行足够的空载试验。确定运行中达到设
计指标情况。
表19-8 运行确认内容要求
┌───┬──────────────┬───────────────────┬────────┬──┐
│序 号│确认内容 │要求 │方法 │结果│
├───┼──────────────┼───────────────────┼────────┼──┤
│1 │性能指标 │ │ │ │
├───┼──────────────┼───────────────────┼────────┼──┤
│1.1 │最大工作压片力 │60kN │压力表显示 │ │
├───┼──────────────┼───────────────────┼────────┼──┤
│1.2 │最大压片直径 │13mm │实物压制 │ │
├───┼──────────────┼───────────────────┼────────┼──┤
│1.3 │最大片剂厚度 │6mm │实物压制 │ │
├───┼──────────────┼───────────────────┼────────┼──┤
│1.4 │最大压片产量 │150000tab/h │根据转速计算 │ │
├───┼──────────────┼───────────────────┼────────┼──┤
│1.5 │最高转速不低于额定转速的95%│36-1.8=34.2(r/min) │测速仪测定 │ │
├───┼──────────────┼───────────────────┼────────┼──┤
│16 │轴承在传动中的升温 │<35℃ │温度计测定 │ │
├───┼──────────────┼───────────────────┼────────┼──┤
│1.7 │空载噪音 │≤82dB(A) │声级计测定 │ │
├───┼──────────────┼───────────────────┼────────┼──┤
│1.8 │液压系统 │在75kN压片力时不渗漏 │目测 │ │
├───┼──────────────┼───────────────────┼────────┼──┤
│2 │片剂成品指标 │ │ │ │
├───┼──────────────┼───────────────────┼────────┼──┤
│2.1 │片剂外观 │外观光洁,无缺陷 │目测 │ │
├───┼──────────────┼───────────────────┼────────┼──┤
│2.2 │片剂厚度 │规定要求 │卡尺测定 │ │
├───┼──────────────┼───────────────────┼────────┼──┤
│2.3 │片重差异 │±7.5%(平均重量<0.3g) │按标准用天平测定│ │
├───┼──────────────┼───────────────────┼────────┼──┤
│2.4 │片剂硬度 │>7kg │硬度计测量 │ │
├───┼──────────────┼───────────────────┼────────┼──┤
│3 │电气安全指标 │ │ │ │
├───┼──────────────┼───────────────────┼────────┼──┤
│3.l │电气系统绝缘电阻 │大于IMΩ │500V摇表 │ │
├───┼──────────────┼───────────────────┼────────┼──┤
│3.2 │电气系统耐压试验 │1s 1000V无击穿、闪终现象 │耐压试验仪 │ │
├───┼──────────────┼───────────────────┼────────┼──┤
│3.3 │电气系统接地电阻 │小于0.lΩ │接地电阻测试仪 │ │
├───┼──────────────┼───────────────────┼────────┼──┤
│4 │调节装置性能 │ │ │ │
├───┼──────────────┼───────────────────┼────────┼──┤
│4.1 │物料流量调节装置 │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4.2 │压力调节装置 │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4.3 │充填调节装置 │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4.4 │片厚调节装置 │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4.5 │速度调节装置 │调节作用明显,无失效、失控现象 │目测 │ │
├───┼──────────────┼───────────────────┼────────┼──┤
│5 │安全保护装置性能 │ │ │ │
├───┼──────────────┼───────────────────┼────────┼──┤
│5.l │压力过载保护装置 │当压片力超过60kN时,自动停机 │目测 │ │
├───┼──────────────┼───────────────────┼────────┼──┤
│5.2 │电流过载保护装置 │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电源自动切断,停机│目测 │ │
├───┼──────────────┼───────────────────┼────────┼──┤
│5.3 │故障报警装置 │装拆下冲模报警 │目测 │ │
├───┼──────────────┼───────────────────┼────────┼──┤
│6 │压片工作室状况 │密闭,无污染,无死角,易拆卸,易清洗 │按GMP要求检查 │ │
├───┼──────────────┼───────────────────┼────────┼──┤
│7 │技术文件 │ │ │ │
├───┼──────────────┼───────────────────┼────────┼──┤
│7.l │技术图纸 │满足性能要求及符合国家标准 │审查、归档 │ │
├───┼──────────────┼───────────────────┼────────┼──┤
│7.2 │工艺文件 │能指导制造、装配、调试 │审查、归档 │ │
└───┴──────────────┴───────────────────┴────────┴──┘
3.4 性能确认(表19-9)
在运行试验稳定的情况下,将这些资料汇总后由验证小组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后报请有关领导审
批同意,再进行性能确认。将用空白颗粒模拟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试车。
表19-9 性能确认内容要求
┌───┬──────┬──────────────┬─────┬──┐
│序号 │确认内容 │要求 │方法 │结果│
├───┼──────┼──────────────┼─────┼──┤
│1 │片剂质量 │ │ │ │
├───┼──────┼──────────────┼─────┼──┤
│1.1 │片剂外观 │外观光洁,无缺陷 │目测 │ │
├───┼──────┼──────────────┼─────┼──┤
│1.2 │片剂厚度 │按实际压制厚度确定 │卡尺测定 │ │
├───┼──────┼──────────────┼─────┼──┤
│1.3 │片重差异 │±7.5%(平均重量<0.3g) │天平测定 │ │
│ │ │±5.0%(平均重量>0.3g) │ │ │
├───┼──────┼──────────────┼─────┼──┤
│1.4 │片剂硬度 │>7kg │硬度计测定│ │
├───┼──────┼──────────────┼─────┼──┤
│2 │运行质量 │ │ │ │
├───┼──────┼──────────────┼─────┼──┤
│2.l │吸粉质量 │有较高的吸粉效果 │目测 │ │
├───┼──────┼──────────────┼─────┼──┤
│2.2 │充填质量 │无不可调整的异常漏粉现象 │目测 │ │
├───┼──────┼──────────────┼─────┼──┤
│2.3 │运转质量 │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现象 │目测 │ │
├───┼──────┼──────────────┼─────┼──┤
│2.4 │操作质量 │操作方便 │目测 │ │
├───┼──────┼──────────────┼─────┼──┤
│3 │维护保养情况│ │ │ │
├───┼──────┼──────────────┼─────┼──┤
│3.l │清洗情况 │清洗方便,无死角,无泄漏 │目测 │ │
├───┼──────┼──────────────┼─────┼──┤
│3.2 │装拆情况 │加料器、料斗、模具等装拆方便│目测 │ │
├───┼──────┼──────────────┼─────┼──┤
│3.3 │保养情况 │润滑点清晰,操作、观察方便 │目测 │ │
└───┴──────┴──────────────┴─────┴──┘
3.5 片剂质量的试车条件
(1)试验颗粒:20-100目,细粉含量不超过30%的空白颗粒;
(2)试车时间:连续负荷运行1h,每隔15分钟取样一次,共取4次;
(3)片剂与转速确定:当压制片厚4mm的φ12mm斜边形片时,转台转速22r/min:当压制片厚
3mm的φ5mm斜边形片时,转台转速36r/min。
3.6 片剂成品质量评定规则
(l)片剂重量差异评定计算公式
( Gmin- G20)/G20X100% ①
( Gmax- G20)/G20X100% ②
其中:
①式——片剂最小重量差异限度公式;
②式——片剂最大重量差异限度公式;
Gmin——被检片剂最小重量;
Gmax——被检片剂最大重量;
G20——被检片剂20片平均重量。
(2)片剂硬度评定方式
从20片片剂中任意抽取4片,测定片剂硬度,允许经过调整后再次测定。
(3)片剂外现质量评定(表19-10)
外现光洁,无缺陷、松片、裂片、麻点等现象,允许经过调整后再次测定。
如能确认该设备已能稳定运行适合生产工艺,应由验证小组将相关资料汇总,报请有关领导审批
后,对产品进行连续运行试生产。
表19-10 压片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
批号: 日期:
压片
┌─────┬─────┬──────┬────┬──────┐
│压片时间 │15min │30min │45min │60min │
├─────┼─┬───┼───┬──┼─┬──┼──┬───┤
│样品号 │1 │2 │1 │2 │1 │2 │1 │2 │
├─────┼─┼───┼───┼──┼─┼──┼──┼───┤
│崩解 │ │ │ │ │ │ │ │ │
├─────┼─┼───┼───┼──┼─┼──┼──┼───┤
│溶出度/%│ │ │ │ │ │ │ │ │
├─────┼─┼───┼───┼──┼─┼──┼──┼───┤
│硬度/N │ │ │ │ │ │ │ │ │
├─────┼─┼───┼───┼──┼─┼──┼──┼───┤
│含量 │ │ │ │ │ │ │ │ │
├─────┼─┴───┼───┴──┼─┴──┼──┴───┤
│压片时间 │75min │90min │105min │120min │
├─────┼─┬───┼───┬──┼─┬──┼──┬───┤
│样品号 │1 │2 │1 │2 │1 │2 │1 │2 │
├─────┼─┼───┼───┼──┼─┼──┼──┼───┤
│崩解 │ │ │ │ │ │ │ │ │
├─────┼─┼───┼───┼──┼─┼──┼──┼───┤
│溶出度/%│ │ │ │ │ │ │ │ │
├─────┼─┼───┼───┼──┼─┼──┼──┼───┤
│硬度/N │ │ │ │ │ │ │ │ │
├─────┼─┼───┼───┼──┼─┼──┼──┼───┤
│含量 │ │ │ │ │ │ │ │ │
├─────┼─┴───┼───┴──┼─┴──┼──┴───┤
│压片时间 │135min │150min │165min │180min │
├─────┼─┬───┼───┬──┼─┬──┼──┬───┤
│样品号 │1 │2 │1 │2 │1 │2 │1 │2 │
├─────┼─┼───┼───┼──┼─┼──┼──┼───┤
│崩解 │ │ │ │ │ │ │ │ │
├─────┼─┼───┼───┼──┼─┼──┼──┼───┤
│溶出度/%│ │ │ │ │ │ │ │ │
├─────┼─┼───┼───┼──┼─┼──┼──┼───┤
│硬度/N │ │ │ │ │ │ │ │ │
├─────┼─┼───┼───┼──┼─┼──┼──┼───┤
│含量 │ │ │ │ │ │ │ │ │
├─────┼─┴───┼───┴──┼─┴──┼──┴───┤
│压片时间 │195min │210min │225min │240min │
├─────┼─┬───┼───┬──┼─┬──┼──┬───┤
│样品号 │1 │2 │1 │2 │1 │2 │1 │2 │
├─────┼─┼───┼───┼──┼─┼──┼──┼───┤
│崩解 │ │ │ │ │ │ │ │ │
├─────┼─┼───┼───┼──┼─┼──┼──┼───┤
│溶出度/%│ │ │ │ │ │ │ │ │
├─────┼─┼───┼───┼──┼─┼──┼──┼───┤
│硬度/N │ │ │ │ │ │ │ │ │
├─────┼─┼───┼───┼──┼─┼──┼──┼───┤
│含量 │ │ │ │ │ │ │ │ │
├─────┼─┴───┼───┴──┼─┴──┼──┴───┤
│压片时间 │255min │270min │285min │300min │
├─────┼─┬───┼───┬──┼─┬──┼──┬───┤
│样品号 │1 │2 │1 │2 │1 │2 │1 │2 │
├─────┼─┼───┼───┼──┼─┼──┼──┼───┤
│崩解 │ │ │ │ │ │ │ │ │
├─────┼─┼───┼───┼──┼─┼──┼──┼───┤
│溶出度/%│ │ │ │ │ │ │ │ │
├─────┼─┼───┼───┼──┼─┼──┼──┼───┤
│硬度/N │ │ │ │ │ │ │ │ │
├─────┼─┼───┼───┼──┼─┼──┼──┼───┤
│含量 │ │ │ │ │ │ │ │ │
├─────┼─┴───┼───┼──┴┬┴──┼──┴───┤
│质量 │崩解 │平均值│ │CV% │ │
│评定 ├─────┼───┼───┼───┼──────┤
│ │溶出度/%│平均值│ │CV% │ │
│ ├─────┼───┼───┼───┼──────┤
│ │硬度/N │平均值│ │CV% │ │
│ ├─────┼───┼───┼───┼──────┤
│ │含量 │平均值│ │CV% │ │
├─────┼─────┼───┼───┼───┼──┬───┤
│片重 │平均片重 │ │幅度 │ │CV%│ │
├─────┼─────┼───┼───┼───┴──┴───┤
│脆碎度 │片数 │ │碎片 │ │
└─────┴─────┴───┴───┴──────────┘
化验员: 操作人:
3.7 验证结果与评价
3.8 验证报告会签表
参加验证人员,日期。
3.9 验证批准。
审批人: 日期:
|